博字五行属什么的?
《康熙字典》记载: 【丑集上】【口部】 ◎ 博 bó 〈形〉 (1) (会意。从十,从又(手)。“十”是数字,表示众多。本义:多;广) (2) 小篆省作“尃”。俗体楷书作“溥”(bó)。今简化为“博”。 本读fū,指覆盖的意思 [broad] 尃,布也。——《说文》 一曰溥。——《广韵》 大而溥。——《春秋传》 为天下溥。——《吕氏春秋·长攻》 溥天之下。——《诗·小雅·正月》 溥博如天。——《书·大禹谟》 德溥而威行。——《国语·晋语》 注:fū和pǔ古通用 ○按:博与溥、尃与傅在古代都通用互训, “尃”的俗体写作“博”。
(3) 又如:博大(宽广;博大。即胸怀开阔);博施(广济天下);博览(广泛阅读或学习);博涉(学识渊博,阅历丰富);博厚;博爱;博学(学问、学识广博高深);博闻强记,不亦说乎?——《论语·季氏》;博大精深(学识渊博,见解精深。多用于称颂人文学科成果)
(4) 引申为大[great;big] 博,大为也。——《广雅》 无容心于彼,而众孰非我? ——《庄子》 是故圣人之治也,治肌肉,而非治疗 。——《管子》 不矜奇,不求异,不务博,不妄取。——王安石《思退》
(5) 多 [many] 人皆疑此语之不可晓。盖世之善歌者,欲使其声貌与其人所感之意相仿佛。——宋· 沈括《梦溪笔谈·音律一》 但知博其趣好而已,未尝有讲明伦物之实。——清· 刘大櫆《游山记序》 ○按:现代汉语将“博”用作形容词和名词,但古代两者均可用。
(6) 广泛,普遍[widespread;general] 天子之博,以燕射则伐弓,以虎侯则伐虎皮,以龙侯则伐龙皮。——《史记·周本纪》 而乃责之以备物博鲜,何其隘已!——唐· 柳宗元《送玄觉和尚序》 有道之士莫不愿藏诸己,出而为世用,犹夫水行者必由渠,而学道者必立教也。——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7) 通“福”[happiness and good luck] 王使公亲命之,复命就加爵命,无博尔。——《左传·昭公十五年》 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衵服以戏于朝。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君子之道也,淡而不瘠,薄而不厌,闲而不淫,乐而不荒。——《礼记·儒行》
(8) 又如:博施(广济万物);博文约礼 (博学的礼仪);博洽;博雅;博学(学识广博);博识;博学多才;博闻(学识广博,见闻广);博物;博杂;博观约取
(9) 广大[vast;enormous] 三皇之大德曰博。——《礼记·中庸》 在天之哲曰博。——同上 言其德广。——《白虎通·圣人》 ○按:此处“博大”、“博深”分别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广阔”和“深奥”。
博,大通也。——《广雅》 以博施为孝,以敦化为先。——《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