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别五行?
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字是汉语最基本的词汇之一。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时时刻刻都在使用它们。可你是否知道,这些简简单单的字眼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呢? 比如人们生病去看医生时,常会听到大夫说“对症下药”、或是“开方抓药”之类的话——这里的“方”“药”都是中医术语。在《伤寒论》中,每剂中药的组成一般都被写成由若干味药组成的“方”,例如麻黄汤、桂枝汤;而在处方时,通常用竹简或纸书写成方后交给药房去抓药。这种用文字来记载方剂的方式就称为“方书”。而中医将用这种方式记录下来的方剂称作“药方”。 “方子”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张仲景所著之《伤寒杂病论》中的《辨脉经法第二》篇。其中写道:“治之有余,去故取新……其有不胜,以己度彼,方为方子……”在这里“方子”指的就是医家为自己开的药方子了。早在东汉时期就已有了用文字记录处方的习俗。那么,为什么古代医家用文字代替药物来治病呢?因为古人已经发现,许多中药的原植物都有一定的生长周期和形态变化特点以及相应的功效与作用,如果用药不当就会影响疗效。因此为了使患者能够正确地服用药物,他们便把药材的名称写在纸上,然后再按照上面写的药名去购买、煎服即可。这便是后世所说的“方子”的由来。 而今天的人们在看病时,也经常会听到大夫对病人说:“你是阴虚还是阳虚啊?”其实这就是中医常说的辨证施治原则——“辩证立法”的核心内容。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中医的治病方法是以人的身体内部生理机能的变化规律为依据来确定治疗手段。也就是说当人体出现不适感时就要通过观察症状来进行诊断和治疗。
当然,中医除了讲究辩病之外还十分重视审因论治,也就是根据引起疾病的病因进行辨证治疗这一原则。 在这个过程中,五藏六府的功能状态是最基本的参考依据之一(还有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 五藏是指心肝脾肺肾,六腑则包括了胆大小肠三焦膀胱等器官系统在内共计12个器官组织体腔部位及其相连的组织结构。 六腑指的是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个脏器及与其相连接的腔隙和管道共同构成的消化器管系。 五脏对应五脏,六腑又分别对应六腑。所以可以这样说吧:五脏六腑都归属于五行之中! 如果一个人的体内出现了不平衡现象就需要及时调节使之恢复平衡,否则就有可能引发疾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中医在治疗疾病的时候都会先从调整身体内环境入手以达到治愈的目的。在中医眼中,人体是由气构成的,而且各个脏腑之间也存在着某种联系。因此要调理好一个健康的人就必须得先明白他体内的各种气机是如何运作才能够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