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字在五行中属什么?
这个问题看似复杂,其实非常浅显简单。 一、为什么《康熙字典》把“字”列入金部? 因为汉字最初产生的本质就是原始的标记符号! 比如我们祖先在一块石头上刻下“山”这个象形文字来表示这座山的形状,这就是最早的“字”了(注:古代的字和现在的字的含义是不同的)!所以,最初的“字”是跟“石”这个部首有关的。后来为了使用方便又逐渐发展出其他的偏旁部首,这些被发展出来的笔画就逐渐形成新的汉字了;而原先作为原始造字本源的那些象形符号就被人们称之为“古文”或“大篆”,如上图中的“石”字。因此,《說文解字》就把所有包含有“石”这个部首要义的汉字统统归入“士部”中了。 而《康熙字典》正是以《說文解字》为基础编撰而成的,因此将所有的汉字全都收归在“土”部中也就不言自明了。 但是到了现代汉语中,由于汉字的简化原因,已经不再能很准确的找到某个或者某几个汉字原来最原始的起源部首了。但无论怎样,汉字最初的本质属性并没有改变——仍然属于表意文字,只不过因为使用的便捷性而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简体汉字罢了。 所以我们在查找一个汉字的部首时,只要能够确定它的原始部首,那么也就自然找到了它正确的归属部首。 二、举例说明 1、先秦古籍中经常出现的“名字”二字 “命”的古文如下图所示: 这个“命”字就很直观的表明了这个字就是与“木”有关,并且这个木是直立状态的,符合树木的形态特征,因此可以判断此“命”为木部的“命”无疑的了。 再来看“名”的古文: 很明显,这是一个“口”加一个“夕”的组合,而这个“夕”字则恰好与甲骨文中常见的象形文字“月”或者“肉”有着一定的联系(参考下图)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该古字应该属于“夕”部。再根据汉字六书理论中的会意为部首的原则,“夕”部的“名”字基本就可以确定是这个“命”字的“音”同字不同义的意思了——“人名”。
2、再举个例子 以我的名字为例来说明 在《康熙字典》里面找这个字时我们会发现它被分别归类于两个不同的部首里:一个是“竹部”,另一个是“木部”。这是因为我在《康熙字典》里的两个繁体写法分别是下面这两个: 如果用电脑打出来就变成了: 从上面可以看到虽然我有两个不同的字形,但是在“木”“竹”两部里都能找到它。这就让人有点费解了。 其实原因很简单:我这个人本来就是竹子做的!只是当初发明我的时候还没有竹部而已啊…… 因此,在我刚出生的时候我就被分划到“木部”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