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字在五行中属什么?

平诺平诺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看似复杂,其实非常浅显简单。 一、为什么《康熙字典》把“字”列入金部? 因为汉字最初产生的本质就是原始的标记符号! 比如我们祖先在一块石头上刻下“山”这个象形文字来表示这座山的形状,这就是最早的“字”了(注:古代的字和现在的字的含义是不同的)!所以,最初的“字”是跟“石”这个部首有关的。后来为了使用方便又逐渐发展出其他的偏旁部首,这些被发展出来的笔画就逐渐形成新的汉字了;而原先作为原始造字本源的那些象形符号就被人们称之为“古文”或“大篆”,如上图中的“石”字。因此,《說文解字》就把所有包含有“石”这个部首要义的汉字统统归入“士部”中了。 而《康熙字典》正是以《說文解字》为基础编撰而成的,因此将所有的汉字全都收归在“土”部中也就不言自明了。 但是到了现代汉语中,由于汉字的简化原因,已经不再能很准确的找到某个或者某几个汉字原来最原始的起源部首了。但无论怎样,汉字最初的本质属性并没有改变——仍然属于表意文字,只不过因为使用的便捷性而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简体汉字罢了。 所以我们在查找一个汉字的部首时,只要能够确定它的原始部首,那么也就自然找到了它正确的归属部首。 二、举例说明 1、先秦古籍中经常出现的“名字”二字 “命”的古文如下图所示: 这个“命”字就很直观的表明了这个字就是与“木”有关,并且这个木是直立状态的,符合树木的形态特征,因此可以判断此“命”为木部的“命”无疑的了。 再来看“名”的古文: 很明显,这是一个“口”加一个“夕”的组合,而这个“夕”字则恰好与甲骨文中常见的象形文字“月”或者“肉”有着一定的联系(参考下图)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该古字应该属于“夕”部。再根据汉字六书理论中的会意为部首的原则,“夕”部的“名”字基本就可以确定是这个“命”字的“音”同字不同义的意思了——“人名”。

2、再举个例子 以我的名字为例来说明 在《康熙字典》里面找这个字时我们会发现它被分别归类于两个不同的部首里:一个是“竹部”,另一个是“木部”。这是因为我在《康熙字典》里的两个繁体写法分别是下面这两个: 如果用电脑打出来就变成了: 从上面可以看到虽然我有两个不同的字形,但是在“木”“竹”两部里都能找到它。这就让人有点费解了。 其实原因很简单:我这个人本来就是竹子做的!只是当初发明我的时候还没有竹部而已啊…… 因此,在我刚出生的时候我就被分划到“木部”里了……

车娅车娅优质答主

“水”,是《易》书上的字—— 易经系辞(六四)“君子以向晦入宴寝”; 易经归妹卦上九“往吉无不利”; 易经屯卦下六“即鹿莫虞”; 易经家人卦初九“闲有家”; 易经蒙卦六五“童蒙之吉”等。 “火”,是《礼记·月令》里的字——“仲春之月,天气下降,草木萌动。元风始至,民气条舒,耕作渐起……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等等。

关于《周易》的象、数及其起源和流变,这里不做讨论。但就题主说的“木生火”而言,古文字中的形义关系是这样的—— 一言以敝之:《说文》中说得很清楚:“木,冒也。二木相冒。”“火”就是“二木相交”的形象。 二言之蔽之:“水火既济”,这八个字本身就形象地描述了水火既济的状态:水在下面,火在上面。如果将这种状态放在自然界里来观察的话,那就是水生植物繁茂,而大火在烧荒的时候,往往是“火向上燃烧”。 三言之蔽之:中国古人认为天地间的一切变化都是阴阳二气的作用,《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云:“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其中提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做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法于阴阳”,这个“阳”是什么呢?“冬至阳生”之时为“冬病夏治”最佳时机。而这个阴是什么呢?就是“夏至阴生”时“长夏防脾”。所以中医理论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就是这样朴素而又深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