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什么五行?
这个问题比较专业,我尽量说的通俗一些。其实,所谓“五行为什”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古代的“行”是一个多义词,可以解释为事物、现象、德行等等意思,所以“五行是什么”应该译为“什么是五行”或者“五行指代什么”。 《尚书·洪范》有云: “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日土,此五行, 更王(王是周遍的意思)次序;一极浊,二极清,三极静,四极动,五极动而静; 五行皆称阳,四行皆称阴。”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古人所说的“行”是指一种东西,即“一行”是一类东西的统称(当然也可以是一类事物的代名词)。那么五行是什么呢?古人认为世界是由水火木金土五种基本元素构成并维持运转的,其中“水”指液态物质,包括江河湖海等一切能流动或液化的自然物质及其变化产生的液体;“火”则指的是热量和光能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各种能量形式及存在方式;“木”既可以是植物,也可以是木材及其制品;“金”既可以指金属,又可以指金属制品;至于“土”,则是包含水分的土,与大地之土相对应。这五种基本元素的运行状态有五种——清、浊、静、动、动而静,因此也称作五种运动状态,它们不断循环往复推动着自然界的发展变迁。由于阴阳是对立统一的,因而这四行也都具备各自的阴性和阳性特点。 所以五行就是五种最基本且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 在古代,人们将这种自然的规律引申到人事方面来加以运用,于是就有了相生相克的概念: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是为相生;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是相克。根据这样的逻辑,人类社会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分为阴阳两类属性,并且相互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如男人属阳女人属阴、母亲和孩子都属于阴性但母亲属阴性中的阳而孩子是属阴性中的阴、城市属阳乡村属阴……总之,凡是具象的事物都分为两大类型并以对立统一的法则存在于世间! 这就是古人对宇宙万物的认识,他们通过观察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草木虫鱼总结出了一整套关于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并将其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知识不仅给人们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方向,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