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字五行属什么的?
“樊”字的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商代晚期。根据金文的字形看,它是用“木”“藩”两个字合成的一个会意字。
金文中的“樊”字 从上边的字形可以看出,这个字由“木”和“藩”(读fān)构成,表示在树木之间加篱笆的意思。这里的“藩”是指篱笆一类的草木编成的围障,本义指围栏或栅栏。《说文解字》中说:“藩,屏也。从竹番声。”段玉裁注:“藩之言藩也……谓藩之蔽障内外也。凡以藩自障蔽者谓之藩。” 因此,这个字的本义就是在树与树的间隙中搭建起一个屏障,用以阻挡外界的侵入,这种屏障类似于今天的“栅栏”或“篱笆”。后来,人们就用“樊”来表示这种屏障。这就是“樊”的本义。由于这种屏障是用树枝等做材料扎成,所以“樊”引申出“用竹木编成的围墙、栅栏”之义。
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夨季簋”上有“用作朕文考公樊宫彝器”铭文,其中“樊”字仍作“樊”,即今天仍然使用的繁体“樊”。可见当时已经通用这个字形了 “樊”有“屏障”之义 由于古代人们一般将树木种成行,形成林子后十分密实,犹如墙垣一般,于是也就有了“樊篱”一词用来比喻障碍。例如: (1)“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2)“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宋·欧阳修《归田录》) (3)“但以理词直责之而已,此何足以恼人!”(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 (4)“我辈入其群,无地自容矣!”(鲁迅《藤野先生》) (5)“然则吾子与端公均此一死乎?”(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四回) 我们常说“樊笼”是束缚人的枷锁,其实这里的“樊笼”就是“樊篱”之意。如: (6)“汝知我念汝兮天万里,送我行舟兮河未济;望汝思归兮云漫漫,将汝弃置兮心流离……”(五代·李璟《浣溪沙》) (7)“且喜全家皆聚首,况兼老病得闲身。朝餐夜漱浑无事,时向门前看落尘。偶逢渔父问消息,说是天涯隔苦辛……”(元末明初·戴良《过故友家小憩》) (8)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根据上面的例子,可知“樊”的“屏障”之义一直沿用至今。“樊”还引出了其他的含义。
秦汉时期,人们为了防御敌人,往往用城墙围绕住城市,或者修建大型的城楼作为军事要塞,这种建筑就称为“樊”,意为守卫。例如: (9)“夫以秦王之暴而天下不服,诸候怀怒,变议合纵,兵出必败。”(西汉·贾谊《过秦论》) (10)“乃徙淮阴王家皆置于长安,至宗室有先犯秦律,徙蜀青阳,及荆国薛县之竹邑”,(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三十一项羽本纪第十》) (1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九项羽本纪第九》) 在上述例文中所说的“樊”都是军营或城池的意思。当城墙被攻陷后,人们往往会放火焚烧它,这样的“樊”就具有了“烧毁、破坏”的含义——这与现代汉语中表示“惩罚、驱逐”义的“焚”相通。
比如: (12)“汉王之国,郑君死绍军,郑大夫言绍德不如刘邦,故汉王虏绍而举河南地”(东汉·班固《汉书卷六十七魏豹彭越田叔娄敬列传第四十七》) (13)“陈豨反,高祖乃自将击豨。”(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三十七臧宫刘歆传第十七》) 上两个例子里的“樊”都表示军队所建的营寨、城池。 (14)“帝曰‘何以言之’?对曰:‘前此韩王信反,匈奴大入韩境,王出井陉击之,攻霸上。今樊哙出邯郸,攻晋阳,此所谓两狼守谷者也’”(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七吕太后弟吕王产纪第七》) 这个“樊”显然是军营里临时搭建起来的帐篷之类的东西。 (15)“始樊哙请诛灌婴,非欲全节,恐祸及身耳。既死,无所复怨。”(三国·魏·曹操《答荀彧荀攸临菑侯曹植令》)
这一句中的“樊”的意思是烧掉、毁掉。由此也可看出其中的“焚”的本意也是烧毁的意思。 “樊”还表示“驱逐”,这在古代典籍中也经常见到。例如:
(16)“昔高皇帝以约自约,以其子公主托于陛下……”(晋·陈寿《三国志卷二十五吴书十三孙武传第十三》) (17)“又案前太尉陈球、太仆孟他、特进孔融,皆以党附宦官,为世所疾,虽志在忠益”,(东晋·陈寿《三国志译注卷十四魏志韦诞传第十四》) (18)“若使臣为卿,比诸侯王;使子为卿,比列侯。天子之所亡,不能复予诸侯王;诸侯之所馀,亦不足以予列侯。”(《战国策·齐策二》) 这三个例句都是在讲“逐出、驱除”的意思。当然,“樊”也表示其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