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的五行属什么?
“和”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字型由三个口组成,表示众人一起吃饭之意。在周朝时,和字的本义是和谐、不冲突。 《说文》中解释道:“和,相应也;乐音和人曰和。”“礼记玉藻曰‘乐从和’,注云‘乐以和顺为声’”。 在古代,“和”与“谐”二字同义相通,常放在一起使用。
“和”有中和、平和的意思,“谐”则有适当、协调之义,因此“和谐”合二而一即意味着均衡适度、不偏不倚、适中合理的关系状态了。 例如: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篇》) 中庸指一种处世准则和行为方式——待人接物应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不能过也不能不及。 “和”还有平衡、调和的含义。《左传》中记载“和如羹焉,水火酱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失。”——烹饪肉汤如同做羹,需要用水、火、醋、酱、盐、梅子等调料来烹调鱼肉,用柴炭烧煮,厨师还要进行调和使之达到最佳味道效果。这就是古代调和之道的一个生动比喻。 这个典故中的和就是“均匀、适中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