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鼎,甲骨文像大镬形烹食之器或三足两耳的酒樽盛酒之用具;金文、小篆承自甲骨文;草书省变笔画。造字本义:古代青铜制成的炊具。 由甲骨文的“鼎”可知其形状像一个铜制的三脚鼎釜(图1),或作圆形(图2),也有呈方形的(图3a-b)。《说文解字》对鼎的解释为“象三代举木益鼎镬也”(图4)意思是鼎的形状是夏、商、周三代用木柴加热的巨大煮锅。这种烹饪工具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并被广泛应用了。例如河南安阳出土了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鼎,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用于烧烤食物的陶鼎釜以及用来煎煮食物的石鼎等。由此推知,鼎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炊具,而其作为礼器的形制演变则是随着奴隶制的兴衰而发展起来的。从考古发现来看,在商周时期鼎被用作统治者的礼器和祭祀器具。而在春秋战国时代则开始衰落直至被取代。
关于五行的起源有诸多说法如《尚书·洪范》云:“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五行,五常之道也”又如《管子》曰:“五行者,乃阴阳之合,天地之气,四时之所生,万物之母……故五行者,王者之言也”其中都提到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哲学观点及规律性表现特征并指出了王权的建立与五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上述文献记载我们可以推测出中国古代先民对于宇宙万物的看法和认识,他们认为自然界存在着五种基本物质,它们相互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同时也受着一定规律的影响制约这就是所谓的“五行学说”或者称之为“五行观”吧!总之这是一种比较原始朴素但却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倾向的思想方法与认识论范畴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