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侬本多情?
因为我是深圳人,又是在深港两边上班,所以这种情况碰到很多,我也来答一下。 首先,从历史上看两地的关系。近代以后,在内地与国外往来中,最重要的一个口岸就是香港。因为香港没有内陆税制,又是英帝殖民地,所以在“五关”中,只有香港的海关最松,外国货进口不用交关税(虽然英国人也盯着很严);同时,因为英帝的关系,中国人出国或入境都很方便。自鸦片战争以来,香港成为了国人去西方世界的最大窗口之一。
当然,因为香港是英国殖民地,所以最初去的人以文人学士及商人居多,这些人自然属于中产阶级的上流社会。他们去主要是为了享受西方式的自由生活,所以看到当地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会有个心理准备并会自觉远离。早期大陆去香港的人与本地人的矛盾还不突出。 但是70年代起,因为内地经济困难,又遇到中英关于香港回归问题的矛盾,使得一部分社会底层民众开始通过非法越境方式前往香港。这些人大都是青壮年,无正当职业,过去后一般从事廉价劳动力工作,因此与香港中产阶级的生活差距越来越大,导致两者之间的冲突日益明显。
进入90年代后期,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大批青年人选择上网寻找赚钱的机会,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网虫”。这类人群一般家境清贫,但是电脑技术高超,他们大部分也是无证件者,通过帮外国人做网页,开论坛等手法赚取外币,从而让外国人可以轻易获得网上资源。因为这一行来钱快且不受限制,所以迅速在香港流行起来,使香港“网虫”人数急剧增加。由于这部分人是社会中的下层人士,因此自然引起香港中产阶级对其不满。
另外一方面,随着内地改革开放的深入,两地人员往来逐渐规范和频繁。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为缓解内地居民赴港的压力,原国家公安部批准在北京设立一家“三资企业”,名为“北京华侨大厦”,专门接待内地游客。当时旅游费用低廉,我陪同家人去时,住的是标准间,每晚只要几十块钱。在那一段时间,几乎夜夜笙歌,人声鼎沸,好不热闹!许多旅客是直接从广州坐火车过去的,因为在广州火车站附近有一大型的“三资企业”,名为“广州华侨宾馆”。
97年后,由于两岸三地交流增多,加上香港本地人口出生率低,外来移民不断涌入,使得香港社会原本就紧张的资源更加紧张,环境压力更大。2003年爆发的“沙士”(SAR)疫情更使香港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时,祖国母亲再次伸出了温柔的臂弯,接纳了香港同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不仅是千古佳句,更是血浓于水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