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是什么意思?
这个“属”字,其实是一个错误。是现代汉语的谬种流传。在古代汉语里不存在这样的概念。 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最早出自《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金火的属性,在战国楚简《管子》里有:“金,阴之盛也,故柔而能刚;火,阳之盛也,故炽而烦。”到了汉代,张中行的《礼记·月令》注里说得更清楚:“五行者,五行之气,流行不息;四时者,四时之一岁。”也就是说,五行不是五类物质或者五种元素的意思,而是说五种的物质或者元素的运行状态。四季就是一年的四个季节,一个循环往复。同样,五行也不是五种元素的运行状态,而是一行元素运行的过程在另一行元素中有所体现,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古人把世界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万事万物都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都有自身的性质和运行规律,这些规律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来说,就是“结构”和“功能”。
举个例子吧:水有水的性质——滋润向下,但是木材也有木材的性质——向上伸展。但水是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没有水生不了树,这是功能的结构;木头没了水后,就会腐烂,失去了结构的功能。水湿润木头的功能需要木头作为结构的支撑,木头稳定了水位才有了上下运动的空间,这是对立统一中的平衡。 所以五行其实说的是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过程中的。
比如白天和夜晚,春夏秋冬,生生死死,都有其结构的特征和功能的表现,都是阴阳五行变化的结果。人也是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五官百骸都有自己的结构和功能,病了,不仅是某一部分出了问题,而是整体出现了不平衡。所以中医的药方既是几味药的组合,更是阴阳五行的平衡。 了解了五行是个结构功能体系后,就知道所谓的“属”的概念是不可能存在的。如果水属冷,木属温,那么土属热还是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