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与穿衣颜色的原理?
《黄帝内经》指出, “天时人事”对身体健康有很大影响,如春天要养阳气,多穿浅色衣服;冬天要养阴气,多穿深色衣服等等。现代科学证明,穿着适宜的衣服可保持气血流畅,使人体体温调节中枢更好地发挥作用,从而避免感冒或其他疾病的发生。 那么究竟什么才算“适宜”呢?在传统中医理论中,人的皮肤表面遍布着汗腺,由表皮中的角质层细胞、毛孔和腺体组成。其中,汗腺可分为大汗腺和小汗腺两种,分别分布于皮肤的不同部位。小汗腺主要分布在手掌和足跖(足底)部。
正常状态下,小汗腺分泌的汗液通过毛囊口流出并与空气接触,因此小汗腺所分泌的汗水是无色无味且浓度极低(约为0.1%~0.5%)的电解质溶液。 大汗腺主要分布于腋窝,也可分布在会阴部。它们所分泌的汗黏液性,含有蛋白质、氨基酸、乳酸盐等,味道比较浓烈。当外界温度升高或情绪变化时,人体的汗腺就会分泌旺盛。 如果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人体会很快出现中暑症状,这是因为高温环境使人体血液循环加快,体表血管扩张,加上太阳照射,头部血管受到明显刺激,导致头部出汗增多,这时如果大量饮水却不及时更换衣物,很容易引起中暑。 所以夏季应该尽量穿棉、麻等透气性好、散热快的衣服,这样能及时去除身上的汗水,降低中暑的概率。而冬季就应该注意保暖,穿上厚实的衣服,以免受凉感冒。 除了季节更替外,随着一天之中太阳光角度的变化以及早晚温差的变化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早上和傍晚天气凉爽时,可以适当减少衣物,让肌肤适当接触冷空气,以锻炼身体的抗寒能力。而中午气温最高,阳光直射,需及时遮挡,减少热辐射对于身体的影响。
总之,穿衣应力求适应气候和环境的变化,随天气变化而随时增减,做到动静皆宜,才能使人体保持在阴阳平衡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