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只有一行怎么办?
五行生克,并非指相生相克五个元素,而是具有五行属性的事物之间相互影响。比如木火,并非代表阴阳两个元素,而是代表草木与火的性质和作用;水金不是代表阴阳两个元素,而是代表水和金的性质及作用……一个人出生时的天体运行状态如何,是决定其五行属性的重要依据,而不是以其出生的农历月份为依据的。 比如正月,寅月。在古人生活的年代,一年中的第一个月是很值得纪念的——因为这时天地间阳气上升,万物开始苏醒,所以月首这一天往往被称为“朔”(也就是今天公历1月1日),而月底的那一天则被称为“望”,小月二十九天,大月三十天。
按照现代科学的观点,每月的第一天其实并没有真的到达阴历的初一日,只不过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恰好使得太阳直接照射的地方离北回归线不远了,因此才有了“立春”这个节气,而在古人眼中,春就是新的开始。 由于每季度的第一个月第一天都是阳历的朔日,每个月都有“朔”“望”,那么全年加起来,就有24个“朔”和24个“望”——刚好一年有365.25天,除以24再乘以7,就得到每个季节有73天。这样算起来,一年中有8个月的时间月亮是满的(十五圆,十六朔),这八个月的名称分别是:除、孟、仲、季,而其余六个月的月名则是由四个中字组成的:卯、辰、巳、未。(戌亥没有中文字) 这八个特殊的月份每两个月为一组互相交替出现。
在每组双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对应该组的季月),日月都处于正南方,形成“春分”或“秋分”,此时日月同辉,昼夜长短一样,组中其他月份的初一也是“朔”或“望”。 而每个季度的最后一个月(季月),月相则变化不定,但有个规律可寻:这个月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都有可能是“朔”或者“望”——不过前者概率稍高一些。 于是问题又来了:一天之内月相怎么变化? 月相变化,其实是在一个晚上完成的。当太阳落山后,月光渐渐照亮天空,这时候的月相叫做“蛾眉月”,也就是传说中的“残月”。随着月亮逐渐上升,它的身影越来越大,整个夜空都布满了银色的光芒,这就是“上弦月”。随后月亮继续升高,夜晚时间也越来越长,“上弦月”逐渐变成“满月”,也就是“望”。接着黄昏渐远,夜越来越深沉,“盈虚如旧”,只是月亮逐渐西沉,在东方天空的“满月”变成了“下弦月”,而此时的黑夜最长,达到2小时57分。
过了下弦月亮继续向东方移动,在白天移动的月牙变成了“娥眉月”,夜又慢慢变短,等到旭日东升的时候,月亮已经移到正南方向了,这也就是“晨昏蒙影”。最后,太阳升起后,月亮悄悄向西滑去,重新进入夜间,又开始下一个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