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火是几点?

娄继菡娄继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国古代将一天划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 子时:23时至01时 丑时:01时至03时 寅时:03时至05时 卯时:05时至07时 辰时:07时至09时 巳时:09时至11时 午时:11时至13时 未时:13时至15时 申时:15时至17时 酉时:17时至19时 戌时:19时至21时 亥时:21时至23时 以上是从古代到现在一直使用的“天干地支”计时法,这种计时法和现在我们通用的“公元纪年法”不同。 那么,为什么古代人不用公元纪年法来计时呢?原因是因为我国的古代是农耕文明,农业是需要遵循自然规律的,人们很早就发现一天之中,夜晚的时间越长,气温越低;白天的时间越长,气温越高。

因此古人就根据“昼夜长短”和“气温高低”的变化规律制定了“二十四节气”,并把它运用到农业生产上。而“二十四节气”正是建立在“干支纪年法”的基础之上,所以说先有“天干地支”,后有“节气变化”。 “节气”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所以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重视——被收入中小学课本中、被列入文物遗产名录中……可谓是家喻户晓。 而我们常用的“公历(阳历)”是近代才引进中国的,在以前,我国是使用阴历(农历)的。而农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变化来计算的,一个月约为40天左右。

虽然农历每月天数固定,但一年却有四季交替、气温升降的现象发生,这与“节气”所描述的自然现象正好相符。所以,在农历基础上衍生的“二十八宿”以及每一宿的“四象”又与“节气”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形成了中国传统天文“时间体系”——这个体系至今仍在运用。

古代的“子午流注针法”和现代的“生物钟学说”有着内在的联系——“子午流注”认为气血循行有一定的时间,如“亥子丑”时血循行肝经;“寅卯辰”时血液循行三焦经……“生物钟”也认为人体的生物节律具有时间性,如有些人体激素只在“凌晨分泌”,有些则只在“傍晚分泌”等等。这些时间和频率上的巧合说明,在古代,人们已经认识到并且运用了“时间”这一客观存在。

融诚平融诚平优质答主

1、寅时(3点-5点) ,甲木生丙火,为长生。

2、卯时(5点-7点) 乙木生丁火 为沐浴。

3、辰时(7点一9点) 甲木生庚金克己土透乙木,乙木又生旺了庚金与已土,这时的时辰叫“食神坐劫”,主有口福,而且聪明,但性格比较倔; 4、巳时(9点一11点) 丙火得甲木相生,为帝旺;这时阳气最盛,也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

5、午时(11点一13点) 丁火得壬水相帮,为临官.这时阴气开始上升,中午的阳气开始减弱下来。

6、未时 (13至15点) 乙木生丁火,为冠带之地。

7、申时(15点至17点) 戊土得辛金相生,为建禄。这时候阳极转阴,阴阳平衡,天气最为清爽宜人。

8、酉时(17时至19时) 金生水,癸水得辛金相生,为沐浴。

9、戌时(19时至21时) 丁火得甲木相生,为冠带。这个时候天已经暗了下来。

10、亥时(21时至23时)甲木生丁火,为临官。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