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在五行中属什么的?
《黄帝内经》说:甘入脾,辛入肺、苦入心、酸入肝、咸入肾 甘味有补益气血的作用;酸味能收敛固涩;苦味能泄也能燥;辛味发散行气;咸味能下能软;淡味渗湿泻热。
而“甘”者,也有“美”的含义在里面,所以甜味也可以理解为美好味的代表。
根据五行五味的这一特性,我们可以知道很多关于美食的理论依据:比如粤菜清淡为主,因为淡的口味能泄去火热之性而达到清利湿热的功效;再比如四川菜麻辣居多,川味火锅更是在以麻为主的调味基础上发展出以辣为代表的麻辣风味;又如北方人喜欢面食就是因为面味甘咸能补肾填精的特性。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看,由于五味过于偏颇则易损伤相应的脏器:过食辛辣会耗伤肺阴、过食酸涩之物可损伤脾胃阳气等。因此我们在饮食的时候还是应该保持一个中庸的心态,做到不偏不倚。
至于题主提到的这个“甜蜜系食物五行属什么?”的问题,我想应该是要从中西方文化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了~~ 中西文化之间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中国是一个含蓄内敛的民族,我们注重的是精神上的享受,因此在古时候的中国文人墨客们更喜欢以静、雅二字来形容他们对生活的追求。
而中国菜也是如此,无论是宫廷菜还是民间家常菜都讲究“以味为先”、“五味调和”和“一菜一味”。当然这种烹饪观念也流传到了现在,我们现在所吃的菜肴大多是色香味俱全的,虽然偶尔也会有些偏颇的味道出现(比如有些人觉得鱼香肉丝里没有鱼、回锅肉里没有回锅)但却不会影响到整道菜的效果。
然而西方文化的形成却跟中国人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更重视感官上的享受,所以在他们的菜里会更多的看到一些浓烈的味道,比如西餐里普遍都有很重的咖喱味或是黑胡椒味道——其实这跟西方人不喜清淡的口感有关,因为在中世纪的欧洲流行着一种叫做“黑面包”的主食,它是用未经发酵的黑麦面烤制而成,因此吃起来非常坚硬难嚼,于是聪明的欧洲人就往这种粗糙的食物中加入大量的香料和调味品来改善口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各国文化的相互融合,现在的中餐逐渐有了自己新的特色,例如现在比较流行的港式菜就是借鉴了西方料理的一些特点从而演变成自己的风格;而同样来自东方的日本料理则是将中国的烹饪手法与日本的食材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和风料理……这些现象的产生不仅体现了人们对食物的更高层次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代人对于生活品质的更高要求的体现! 所以所谓“甜美系食物”并不是简单的指味觉属性而是反映出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