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的五行属什么?

宰浩渔宰浩渔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國”字,最早金文、篆书写作从“口”从“或”。 《說文》云:“或,邦也。”段玉裁注:“许訓國為邦。古或通用。凡言國者謂都國;言或者謂邦域。” 所以“國”“或”本义都是同义词,表示的都一个意思,即邦也、邦域之界。所以“國”的本义就是一个地域界限。

再看小篆,省掉了“或”中的“弋”旁,但是还保留了“戈”。其实,这是把最初“有界”的意思进一步强化了。因为“戈”本身就是一种象征意义的界划,是一种符号。 在甲骨文中也有这种象形符。而“或”在金文中已经变成了会意兼形声的字,“或”为声旁,同时仍然保留了原来“戈”这个象征意义的边栏。这就是中国汉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表音的同时兼顾表意与表形。 而汉字的表意功能实际上也是来源于对当时人们所使用的实物的描绘和模仿。比如上面的“国”其实就是对人们建造的房屋和围墙的一种模拟画。

再来看下面这个图。这是一张西汉时的地图,我们明显可以看出其中的许多地名都是用“国”来标记的。(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标记)而且这些地名基本上也都是以中原地区为核心向四周辐射命名的。如齐国的各个属国,韩魏赵等国的领土名称等等均是如此。 这说明在西汉时,“国”作为地理名词已经有了明确的边界含义和外延指向。

那么“国”的边界在哪里呢? “国界”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战国中叶《孟子·公孙丑下》一文中:“入其军,斩其帅。然而可乎?曰:不可,君子欲人尊君臣。……今万章之言曰:‘孟子,齐之王傅也。’未知是否,然则王者可杀乎?曰:可在乎?曰:可在诸侯。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吗!” 可见到了战国时期,“国界”一词就已经出现了。当时的“国界”主要指的是诸侯间的分界线,而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国家之间的边境线。

冼彤琬冼彤琬优质答主

属土,是“中”字的一个偏旁部首的一部分。 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相克:金克木、水克火、土克水。 这里注意一下,并不是每个部首都具备五行的属性,只有一部分有五行属性。比如王字旁的部首(士、干)就属土,还有辛、丑这些也属土。另外,有些部首的五行属性也是不同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