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五行属性是什么?
在中医药理论中,五行概括了所有自然界的物质及其运动变化,自然界中各种事物和现象都可以按照这一属性进行五行归纳和分类,从而形成了一个以五行说为核心的高度抽象的系统框架。每一“行”都可以看成是一类变化或运动的抽象,每“一行”既可以被视为是一个系统整体,又可以是另一个系统整体中的子系统。
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是根据五行的特性及事物和现象的一定的形象、特性或具体取类比象来确认的。如五脏依据其形态和生理特点,分别归属于五行。具体地说,肝脏具有“罢极”之用,通于春生之气,功能疏散,易亢易驰,主条达,象木之曲直,故归于肝之属;心具有“君主之官”统帅气血、神志及血液温热等生理特点,象火之炎上,故归于火之属;脾为中焦枢纽,主运化,协调五脏六腑的平衡,象土之生化,故归于土之属;肺主肃降,协助大肠传导,象气之清肃下降,故归于金之属;肾藏精,主闭藏,是封藏之本,寓减压平衡之用,有寒凉之性,功能滋润全身,象水之润下,故归于水之属。
中医学运用五行归类法,将人体的脏腑组织归类为五个系统,并以五行作为每一系统代表脏器与其他系统成员在生理病理方面有相关联系的主要依据,形成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生理病理系统,并运用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来阐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和病理影响。
中医学以五行理论作为重要工具,通过取类比象,以认识人体,分析人体的生理动态、病理变化,认识指导疾病的治疗与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