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打美国?
从根本上说,因为美日两国的国家利益冲突日渐突出,而且爆发军事冲突的“导火索”也被点燃。在经济利益上,日本列岛缺少资源,它的扩张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经济行为。二战爆发前夕,美国恰好是日本在亚太地区最大的资源供应国。1937年,日本从美国进口的商品占其进口总额的23.8%,它出口的商品中有34.2%是运往美国的,美国在日本对外贸易中仍居第一位,两国互为重要贸易伙伴。但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的1940年,从美国进口的商品只占其进口总额的7.6%,而它出口的商品中对美国的出口已占绝对优势,为58.2%,日本对外贸易中对美依存度达到最高。因此,日本当时是希望与中国打仗,以便从中国掠夺资源,同时跟美国搞好关系,从美国购买战略物资,保障后方。
然而,随着日本在亚洲大陆的侵略野心逐步扩大、战争进一步升级,日本和美国在经济上逐步“脱钩”,两者之间的贸易额开始急速下降,而且在东南亚地区,日美两国围绕着橡胶、石油、煤炭等战略物资的资源争夺日趋白热化。1941年7月日本占领印度支那南部,把魔掌伸向了西方大国在东南亚经营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这对美国来说已经触到了它战略利益的底线。
在安全利益上,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美双方的军事和政治集团实际上已经认定,双方终有一战。特别是1940年,日本与德国和意大利结成三国军事同盟后,这就彻底地决定了日本必然同美国展开一场殊死搏斗,最终导致了日本偷袭珍珠港。
在日本看来,1941年的时局对它是非常有利的。二战全面爆发已经16个月了,英国和法国被击败,德国所向披靡,美国还没有参战,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或者被法西斯国家战败,或者尚在中立。日本认为,它只要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击败或者威慑住美国,日本就可以称霸东亚–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印度洋地区。然而,美国这个当时已经高度军事化并且工业非常强大的国家,绝不会对日本的嚣张气焰坐视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