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还有哪个故事?
包公审驴
北宋时期,有个农民喂养一头毛驴。一天这头毛驴走失了,农民找来找去,也没找到。几天以后,这农民在离家不远的地方看见一头毛驴,与自己家丢失的那头很相象,他上去一搭话,觉得那人说的话与自己知道的很近,便拉着对方要他认罪。对方说,这是自己出钱买的,而且有买驴的为证,因此,他不肯相让,双方便吵闹起来。后来双方告到县衙。
那个县官听了双方的一通申诉之后,也没弄清谁是谁非。农民说,那毛驴我喂养多年,怎能记不住?他有证人也不能算数,是你们俩串通好的。那个买主则理直气壮地说:“大堂老爷,有他胡搅蛮缠,明明是这人偷了我的毛驴,非说是我偷了他的,你说我冤枉不冤枉?”“堂威!审驴!”原来那个县官不知如何定案,索性来个审驴,农民一听差人审驴,便大笑道:“老爷真会开玩笑啊!”差人奉命审驴,审得毛驴两眼泪流,也不知道毛驴能告诉他什么。后来一个差人对县官小声说,在那个农民家门前听见有人叫包青天,莫非那个传说中的包青天就到了本县?正在县官一愣神的工夫,只见那个传说中的包青天风尘仆仆地走进了大堂。
那个农民和那个自以为有理,有证人的人,一看包青天真在这里亲自断案,都激动万分。包青天坐在大堂,喝令双方进入大堂问明原因之后,便出了个大胆的主意。堂威!命衙役备好两份毛驴喜欢的美食,一份放在那个农民家里,另一份放在那个自称有证人买毛驴人的家里,然后命人站在自己的家门之外,一声令下,打开两扇门,将美食放在家里的地上,然后吆喝叫毛驴进食。两伙人不知包青天为什么要这样做,但一看那个毛驴一见放在农民家的美食,飞奔过去,吃完美食,还围着那个农民转来转去,而对买驴人的美食视而不见,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明白了毛驴是非分明,才将事情分辨开了,那个买主和证人被押至大堂,承认了偷盗别人毛驴的事实。那个农民将包青天供着的神案请到家中,让家人世代供奉。
包青天的很多断案故事,虽有点离奇,但也折射出社会中的一些现象,毛驴是非分明的故事,就是指一些好人说不清自己的是非,而一些坏人又在为非作歹的现实环境下,毛驴的忠心耿耿,是非分明,才为他的主人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是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其实生活中有很多问题,不是不可以解决的,而是人们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