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的讲故事?
1、首先有好的绘本,并不是所有绘本书都可以当教材(一定要选能用来学习的书)。
2、家长要先自己看一遍,多看几遍,熟悉内容包括书里的所有小细节,最好能自己复述一遍,并且有自己读书后的心得和感想,这样在给孩子讲的时候会很有激情。
3、不要觉得孩子小,就用哄孩子的口吻或奶声奶气的声音来讲故事,要用讲故事的人最自然的声音,且要声情并茂,夸张一点。在绘本书的空白时间可以适当加入自己读后的内心旁白抒发。
4、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和孩子有眼神和肢体上的互动,但最重要的还是一定要盯着书本讲故事,不能看书就讲,不看就不讲,这样会影响孩子对书本的认知。孩子会认为书本只是用来放在那里听故事而已。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书本是读出来的东西。
5、在孩子很小的时候(1-2岁,会走路不会说话时)先从简短的12页的书开始讲,等大一点在讲24、32、48页的图画书。
6、每本书可以讲5-10遍,在孩子未表达不听了的前提下,反复讲同一本书,一本书可以讲2-3年,3个月大时可以开始给孩子讲绘本,这时孩子还不认字,他可以一直讲到5、6岁,每大一点这本书都会有新的体会。如果一本绘本只给孩子讲个1、2遍,那绘本的内函和思想对孩子来说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
7、可以反复讲,但也要不断买新的书不断更新,要给孩子看新的,但同时也要不断反复看旧的。在反复中成长,在新中不断发现新乐趣,当孩子能看懂这本书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对这本书失去期待而去看新的书,所以,新的老的可以交替看,但一定要反复说老书。
8、孩子5、6岁前父母讲故事的形式为从头到尾讲完,孩子7岁后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让孩子讲故事内容或表演,但绝不能强制!父母要把握孩子的性格,有些孩子不爱在人前表现,那父母就当听众和陪玩。有些孩子爱表现,喜欢给父母讲故事,那就多给孩子创造机会让孩子讲,多给予孩子表扬性、肯定性的鼓励,而不是批评。
在孩子1、2岁时讲完后最好在睡前给孩子讲,但不要讲太复杂的故事。
9、在孩子3、4岁前,孩子对情节的理解有限,不要讲含有凶恶或伤害主人公的大反派故事,要讲正面积极阳光的故事,等孩子5、6岁后情感和思想、思考理解力有了后,可以讲一些包含人生哲理、社会性、教育性思想的故事,来辅助孩子思考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