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是什么故事?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之一的名家,是探讨名实,研究事物概念的名家。惠施是名家代表之一,同时,他也博学多才,周游列国,并且聪明,有辩才。对于辩才,韩非子写了一篇文章《郢书燕说》,讲的是燕国流传楚国的讹书,比喻因为误解而失了原意。其实,辩才在当时就是一种谋生本领,一种职业游士。惠施在当时不仅有很高的学术造诣,而且为梁国服务,为梁惠王出谋划策,甚至于外交方面也有他出息的地方。“魏王贻我大瓠之种”这句话中,“魏王”就是梁惠王,因为他迁都大梁,所以叫梁惠王。大瓠就是葫芦,惠施从梁惠王那儿得到葫芦籽,结出来的葫芦很大。他把这个大葫芦拿来装水,但是葫芦经不起压力而被压坏了。又把葫芦切成两半当容器,又嫌没有用处。他没有办法处置这些葫芦,觉得很苦恼,就是所谓的“以为无益而掊之”。惠子把葫芦的事情说给庄子听,意思是想得到庄子的“指点”,结果庄子给他讲了一个“杞人忧天”的故事。庄子对惠子说,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颗之心哉!就是说你有这么个五石容量的大葫芦,应该把它作腰舟,在水上飘荡。你却担心它内部空间太大而没处放,你的心地还是这么偏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