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没有雾霾?
北京的雾霾主要来源于本地污染源,其次才是周边省份的扩散。 之所以说“本地污染源”,是因为北京自身的工业制造能力和工业规模就不算很强,大部分工厂都设在远郊区,尤其是南郊和外阜。因此雾霾天,首要治理方向是关停和整治当地污染企业。 其次,雾霾的形成还包括一个“气溶胶”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外来颗粒物被多次吸附、溶解再释放出来,进而达到入肺浓度。也就是说,即使外地PM2.5浓度很低甚至接近于0,但只要北京及周边地区气象条件适合,同样有可能出现重度雾霾。
所以治理雾霾不能只治理源头(减少污染排放),还要重视过程(降低二次污染),以及末端(加强回收利用)。 北京在2013年启动了“大气细粒子监测与综合治理”项目,在全国率先开展PM2.5来源解析研究。通过这一项目的开展,发现冬季北京雾霾中约47%的PM2.5来自于远方传输;而每年春季沙尘暴来临的时候,近90%的污染物都来自外埠。这也就意味着,想要彻底消除阴霾,必须严控周边省份的污染源。 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的原因,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人口的大量聚集。
目前,京津冀地区已经聚集了超过一亿的人口,这是造成该地区雾霾频发的一个重要的根本性原因。 那么问题又来了,如果人口减少至原来的五分之一,空气质量能好起来吗? 答案是肯定的! 我这里有一个数据也许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根据2016年的统计公报,我国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已经达到39平方米/人,虽然比2015年下降0.8%,但是依然高于许多发达国家的人均水平。如果我们把1.1亿居住在北京市区的常住人口,全部疏散到远郊乡镇去住,平均下来每人可多占40平方米住宅。如果这些人在郊区各自拥有100平米的庭院,并且庭园能够充分吸收PM2.5,那么每天吸入人体内的颗粒物就可以减少15吨左右。 如果再把目光放到整个首都功能核心区——也就是二环路以内区域,按照1.4亿的人口容量来计算,每个人可以少吸入85吨的PM2.5。如果这些颗粒物的含量以每千克50元计,那么仅减少人体暴露剂量一项,每年就能节省42亿元的支出。 而且,人在低度污染的郊区生活,身体的各个系统也能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