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五环是什么概念?
五环,是一个北京的“城市符号”。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新建了五环路,让奥运建筑群、奥林匹克公园与市区联系更加便利。 五环路是北京第一条环城高速公路。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不少地区出现公路断头现象,公路网建设落后于城市发展需求。 “要致富,先修路”,交通不便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各地开始大规模兴建新修高速、快速道路以及环城大道。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建设的环城高速公路——京开高速公路(现改名大广高速)于1990年建成通车;而同样用于连接首都与周边地区的五环路也于同年开建。
建成后的五环路为全封闭、全立交、双向车道的环城高速公路。整体呈环形,贯穿东西南北五个方向,连接城区和郊区。同时,在环线之间还布置有联络线,以便于车辆转向通行。 不过,最初建设的五环路并不包括现在的北苑北路-北四环到北三环段,这段道路当时被划分为京昌高速公路,由首都机场通往昌平县城。
后来随着北京市总体规划的修订,在近郊地区规划建设多条高等级公路,构建起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方便市民出行。这条环线才增加了北苑北路—北四环至北三环段的路段。 除了保障奥运场馆与城区的联系外,如今的五环路还担负着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周边地区和企业来到这个环路上,它们或是由于受到中心城区规划条件的限制,或是因为距离市中心较远而被“挤出”中心城区,转而投向郊区土地的怀抱,在这里进行产业布局调整,实现城市功能的转变。 而作为北京市首条环城高速公路的五环路,也因这些外来人口的涌入,车流与人流的剧增而不断发生变化。据相关部门统计显示,目前每天有超过200万辆汽车经过五环路,其车流量远远超过了设计标准。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北京市先后对五环路进行了多次扩容、提速与改造。 首先是在2005年至2007年间,原京承高速公路(现改名为京港澳高速公路)向北拓宽改建,使这一路段的通行能力大大提高。随后,2008年又对东三环至东四环段的进行拓宽提升,将双车道改成四车道。
还在部分交叉口实施立体交叉化,增加通道数量,提高路段通行能力。 面对日益增长的车流,如何进一步改善环路的通行状况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从2016年起,市政府决定将五环路整体升级为快速路,实行公交优先、优先保证无轨电车和有轨电车线路通过的原则。
此次升级改造还包括部分路段的拓宽,如南三环的洋桥至玉泉营桥段,因为该路段两侧分别有北京南站和玉泉营果品批发市场,交通流量比较大,且存在一定的拥堵情况,所以此次升级将对这两块区域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升级改造还是一次绿色低碳的环保工程。据了解,在这次升级改造过程中,共拆除各类信号灯174处,人行过街设施37座,并新建改造绿化带119公里,种植乔木6.6万棵…… 这些绿色元素的加入不仅让城市环境变得更宜居,还有助于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当地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