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维多利亚铜镜?
铜镜,作为生活用品,始于汉代,盛于唐代。历代都有制作,到了清朝晚期,由于玻璃镜子的大量生产,价格便宜,逐渐淘汰了铜镜。 不过,虽然玻璃成了主要的照脸镜子,但铜镜并没有绝迹,而是进入了艺术圈,作为装饰品出现了。
说起这铜镜的演变轨迹,还真能写出一本厚书来。 我在我的《清代御制瓷器》一书里,就阐述了“康熙五彩”中,有一种叫做“吉庆有余(鱼)”的图案,这鱼的画法,来源于铜镜里的“昭明图”。 下图就是“昭明图”,出自西汉末年——新莽时期的铜镜。 这面“昭明图”铜镜,因为其上纹饰源于《礼记·昭明》篇中的句子而得此名。《礼记·昭明》有言:“先王之制,邦国有故,使伯执圭瓒祀天宗;邦国无故,则天子祭祀,不用玉帛。”意思是只有天子在打仗或遇到天灾人祸的时候,才能不拿玉器、只持圭瓒去祭祀上帝。平时祭祀,必须用玉。
这里说的“昭明”,当然就是照明的意思。古代没有电灯,晚上照脸刮胡子,主要靠油灯和蜡烛,但是它们发出的光线比较昏黄,不够清澈明亮,所以就要借助铜镜反光。
我曾在文章里写过,乾隆皇帝有一个很特别的爱好,就是喜欢在夜里点起蜡烛,面向着铜镜梳妆打扮,并且乐此不疲。他做的诗里就有“烛焰摇红妆镜掩,露盘珠泪滴轻绡”句。 可能有人会问了,乾隆晚上梳妆,难道就不怕蜡烛熏黑了面孔,或者烧坏了头发吗?要知道,古代可没有什么电动牙刷、发胶定型水。要是半夜起床梳头洗脸,那可是非常麻烦的事情。
实际上,通过在镜子表面镀薄银,就可以解决这个照明问题。古代的“镜子”,其实很多都带有一定的反射光泽。 比如下面的金代青铜镜,就可以当镜子使用,还能有不错的反射效果。只不过,现在的年轻人估计都没见过这种老镜子了。
我还想介绍另一类以古为鉴的器物——拓本。这类东西看上去像镜子,但不是镜子,因为它不能反射出人的形象。想要用它,就得把它放在一个特制的架子上,人为地形成反射。不过,它比起真正的镜子来,可方便多了。 前面说了,由于玻璃的普及,使得铜镜逐渐退出了生活的领域。但是,人们仍然喜欢铜镜,因为它是精美的艺术品。 所以,人们开始想办法把铜镜收入怀里。其中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铜镜背面刻上字或画上画,做成“镜背文”。 我曾在文章里写道,明代中期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他们对于艺术品的需求也水涨船高。一些手工业者为了迎合他们的需要,就开始在铜镜背面刻字、作画。
这些文字,有的记录着制造日期和地点,例如“大明弘治纪年乙卯春孟月中山张隆兴造”;有的是个人标识或店号标记,如“张林造像”;还有的是宣扬道德规范的教化用语,诸如“孝行天下”“万善同崇”等等。 至于画面,那就更加丰富多彩了。有人像,比如“钟馗赐福”“达摩渡江”;有吉祥图形,诸如“福寿双全”“松鹤延年”;也有故事人物,如“郭子仪拜寿”“李白醉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