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有铸造的吗?
最近很多新进来的朋友对铸币有点好奇,特意写了一篇关于各国铸币的文章,大家可以看看哦! 经常有人问到有关韩国的铸币问题,其实韩国的铸币历史蛮有趣的,可以追溯到三韩时代(公元前57年至公元668年),当时有三韩民族的君主王冠和宝剑作为铸币模板,铸造了“三韩古钱”(下图),不过数量较少、留存至今的更不多见且价值极高;
到了朝鲜王朝时期(1392-1910年),主要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方孔圆钱制式,发行过“仁祖大王钱”、 “宣祖皇帝钱”等(上图),不过因为朝鲜王朝时期连年征战,国内物资极度贫乏,财政困难,导致通货膨胀严重,这一时期的货币贬值速度很快;
一直到日本占领朝鲜时期(1910-1945年),为了缓解经济困难,大量铸造货币,使得日占时期的货币极为贬值,民间流传的谚语“一亿买座山,一亿买头牛,一亿买个老公(指姜太公)”就反映了当时的情形(这里顺便说一句,日本在战败后向盟国交代的战争赔偿清单中,第12项便是“朝鲜银行无面值钞票9500亿元”);
抗战胜利后,朝鲜半岛进入南北分裂状态,北方政府接管了原有的朝鲜银行,并改名为“北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中央银行”继续经营,而南方政权在1957年成立了“大韩民国银行”取代了原先的“大韩民国农民银行”,成为韩国中央银行和金融政策的制定者。
1962年,由于韩国政府认为北朝一直在暗地里资助韩国境内的叛乱组织,于是实行了“外汇管制法”限制北朝钱币在韩流通,并在1968年禁止所有北朝钱币入境。 至此,一个曾经有着千百年历史的货币文明终结了——所有的古钱都被收归国有,被熔化为铸造新钱的金属原料。
在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争霸的时期,也就是朝鲜半岛的南北朝时代,铸造技术也在向前发展。高句丽在东北地区,矿藏丰富,铁器铸造发达。在今吉林省通化县破鹿沟的高句丽王族墓穴里,曾发现有铁制的马衔、铜剑、铜镞和五铢钱等。吉林省永安县、安图县、朝鲜咸镜南道等高句丽古墓出土的青铜镜,以薄而大为特点,最大的镜面直径达43.8厘米。镜纽有龟形和兽钮等特种造型纽。在纹饰上与隋唐镜一样华丽繁缛,图案精美,但又独具风格和地方色彩。纹饰以四神十二生肖、摩蝎狩猎、仙人乘鸾鸟、羽人戏龙等图案为主题。这些图案有高句丽本族人的图案风格,又吸取了汉族和外来的风格。
在朝鲜江原道平康里百济古墓出土过各种各样的铜镜,造型也多种多样,有鸟兽纽和圆形纽,有圆形或八出葵花形、圆矩形、桃形镜等。在纹饰上以四神、神兽、玄武为多,也有的饰以花鸟、几何图案等。风格也多仿中原和高句丽的风格。新罗在三国中国土最小,地处东部山区,矿藏资源少,因此,新罗的铜镜数量和种类都远远少于高句丽和百济。1977年,在平壤大同江南岸的平壤玉流遗址发现一件南北朝至隋代的铜权。铁权多出土于高句丽中晚期遗址。由此可见,朝鲜半岛上的三国均有铸造活动,并随着历史的发展向前推进。在统一新罗后期,由于统治集团长期奢侈腐败,社会风气败坏,再加上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从9世纪前期开始,封建割据势力越来越发展。到918年,以王建为首的割据势力取得了主导地位,统一了朝鲜半岛,建朝鲜半岛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一一高丽王朝,开始了它的高度发展时期。在文化上,主要吸取了唐代文化和隋朝的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的盛行,对韩国的美术和工艺影响深远。在这个时期,金、银、铜和铁器铸造技术十分兴盛,铸造了大量农具和工具,并在佛教艺术中铸造出许多金铜佛像以及各种供器和法器,有供器香炉、花瓶灯烛台、阏伽瓶,有法器法铃、法玺、香盒。还有大量金、银、铜铸造的装饰品如钏、钗、钗、坠、镯、环、扣、扣、笄和印等。这个时期的金、银、铜器有强烈的装饰风格。在造型上以饱满和浑厚见长,有庄重豪放之美。在装饰纹样上,高丽民族的装饰图案纹样如如意头、龟、龙、凤、鹿、鹤、雁、花卉、云纹、雷纹、三角纹、圆点纹和几何纹等是其本民族的纹样。高丽的工艺匠师以他们纯朴、粗犷的性格和民族气魄,创造了许多造型丰满、图案明快、庄重豪放的造型和装饰图案,形成了民族的、东方的装饰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