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世的相声演员有哪些? 孙玉福(1935年-2013年),相声演员、导演。天津人。 1946年至1956年间,随父孙少林学习相声艺术,后又得罗荣寿等名师指教,擅长“贯口活”,无实物表演等方面。与赵炎搭档合作,表演的《五官争功》获1983年全国优秀相声作品一等奖;表演的《小偷公司》和《最差先生》分获1987年和1990年度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
1995年起担任总导演,创作并执导了相声《论五十年文艺》、双簧《旧曲新歌》等,以及相声剧《城市游戏》等近二十件作品,多次获得文化部和电视节目评选优秀作品及最佳导演奖。 2013年因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78岁。
侯耀文(1948—2007)相声作家,著名相声演员。祖籍山西闻喜,生于北京。
父亲是相声著名演员侯宝林。 1980年首次应中央电视台之邀演出其创作的相声《树没叶》。后经常涉足影视圈,扮演角色。同时开始与师傅郭启儒一起整理师爷张寿臣的残本相声如《扒马戏》、《夸住宅》等,并撰写了《郭启儒谈相声》和《相声之道》等文章。 其代表作有《最炫民族风》、《小偷公司》、《最差先生》等。
2007年因心脏病英年早逝,终年59岁。
师胜杰(1956~2016)相声演员。哈尔滨人。1986年毕业于中央广播艺术团。父亲师世元,是著名的评书表演艺术家。
师胜杰从小受父亲的熏陶喜欢相声的表演与创作。他的代表作品有《五官争功》、《笑星闯天下》、《旧曲新歌》、《动物狂欢节》等等。2011年因肝癌病逝于天津,年仅55岁。 杨少华(1932——至今),出生于天津,著名相声演员。
他从小跟随名家刘筱亭学习相声,1955年入天津市曲艺团任相声演员。他与子杨议合作,表演的相声《小偷公司》曾先后获得全国相声大赛二等奖 和北京相声大赛一等奖。他的代表作品还有《五官争功》、《学聋哑》、《艺术人生》、《旧曲新歌》等等。如今已经八十六岁的杨少华老师仍然坚持在舞台之上。
赞同 4716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4/6/13 13:22:51 相声界最近几年去世的艺人有常贵田、李文山、梁厚民、耿风之、王凤山、常宝霆、常宝堃、梁大宽、白凤鸣、王世臣、李伯祥、石富宽、黄宏等等。
常贵田
常贵田是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霆的三子,常宝霆先生的三子,常贵田、幼年拜常宝霆为师,学艺于赵佩如,说新唱老,擅唱太平歌词,传统相声《窦公训女》、《八扇屏》、《卖解》等有其父风范。常贵田先生曾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及其它各类综艺 entertainment 节目,主要作品有《口吐黄钱》、《超级体验》、《歪唱绕口令》、《新偷鸡》等,在观众中有着广泛影响。
李文山
李文山,1937年1月出生在北京,在北京长大。1950年到东北,1952年在鞍山参加"铁路文工团" ,拜赵佩如先生为师。李文山先生是相声“赵门”的主要传人,他继承了乃师赵佩如的衣钵,唱、作俱佳,捧、逗皆精,是一位难得的全能型相声艺人,相声界为他起了个“美号”——“赛宗师”。
梁厚民
梁厚民先生,艺名小豆子、小厚民,是相声表演艺术家、教育家梁派创始人梁醒民先生的爱子,梁厚民先生是相声“梁派”艺术的传人。梁厚民先生在总结、继承乃父梁醒民先生相声表演经验和梁派艺术精华的同时,注重师法前贤,博采众长,兼收“侯派”、“马派”之长,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自成一家。
耿风之
耿风之先生是著名相声演员姜昆的老师。早年与宋玉亭合说对口相声,后来先后与陈涌泉、文兴宇、李俊杰、马志明、苏文茂等名家合作演出。代表作有《巧嘴张三》、《打灯谜》、《大上寿》、《论戏剧》、《黄鹤楼》等。20世纪40年代,曾在东北各地电台做相声节目。上世纪50年代初先后在天津曲艺团、天津市曲艺团任相声演员。
王凤山
王凤山相声演员,王凤山先生曾在北京、济南、郑州、石家庄等地电台、剧场及部队和工厂演出。经常与王世臣、郭全宝、于世德、刘德起、尹寿山、李庆增、王凤山、李伯祥、姜昆、石富宽等人搭档。王先生说唱功底深厚,台风朴实大方,说学逗唱兼优,以捧逗皆能、捧中有逗、逗中有捧、自然无痕而著称,代表作品有:《黄鹤楼》、《学四省》、《学满语》、《柳公好药》、《学京戏》、《地理图》、《洋药方》、《当官要学赵子龙》、《五红图》、《武坠子》、《数来宝》、《打灯谜》、《改行》、《学四相》、《小神仙》、《春灯谜》、《打市》、《打面缸》、《大上寿》、《五星楼》等等。
赞同 432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5/2/10 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