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女明星最有钱?
娱乐圈里,除了那些还没入圈或者刚入圈的纯新人之外,女明星的赚钱能力基本可以分为五档。第一档是那几个常年在福布斯富豪榜单上的顶级富婆;第二档是像杨幂、Angelababy之类的身价数十亿的豪门贵妇人;第三档是范冰冰、张雨绮之类曾经富过,但如今已不再巅峰期的顶级流量花旦们;第四档是袁莉、余男这样的中生代女演员,虽然没到过巅峰期,但也曾有过无数片约,赚过钱;第五档则是现在的新人小花们,即便有演技有作品,也抵不过流量明星的一根汗毛,比如最近因为《少年的你》被大众和业内外认可并爆出片酬的周冬雨。
当然,圈内也有一些女艺人并不在以上五档之内,比如马思纯、文淇这些新生代影后级别人物。但综合其代表作与影响力来看,她们离顶流永远都差那么一截,商业价值和赚钱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受到了限制。
田家炳
田家炳是香港的慈善大亨,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乐善好施的楷模。30年来,田家炳累计教育捐款超10亿港元,共捐资兴办了93所大学、80所专业学校及职业技术学校、近160所中学、41所小学、约20所幼儿园、以及1800间乡间小学图书馆。以他的名字创建的“田家炳书院”遍布全国各个省市,为中华民族培养了无数优秀学子。他是捐建校园最多的人,被誉为“中国当代儒商”、“企业界孔子”、“当代中国首善”。
田家炳1919年出生在广东省大埔县,他的父亲是一位生意兴隆的粮商,在大埔算是殷实财富之家,家境算是非常非常不错的。由于日本侵略,广东沦陷,家业中落,父亲病故,母亲无力支撑家园,于是小小年纪的田家炳不得不只身远赴越南投靠亲戚创业,那年他才15岁。
初到越南的田家炳受聘于一家橡胶厂,后来又进入火柴厂当业务员,凭借着勤恳努力和过人的才干,他渐渐在当地有了名气,做起了橡胶园、呢绒厂、化工厂的生意。事业越来越成功,收入也越来越高,1950年,田家炳在马来西亚成为富甲一方的华人富豪,他将一家四房全家人都接到马来西亚生活。
也许是上天嫉妒吧,1958年,马来西亚经济崩盘,生意惨遭重创的田家炳只好将事业转向香港。从头开始,从头再来,对于屡经大风大浪的田家炳而言不算什么,在香港,他的天地更广,事业如日中天:石油、化工、燃料、船运、地产……生意做得风声水起,名利双收,成了香港举足轻重的华商大亨。
事业成功了,田家炳决定要回报社会,他从1982年起开始投身慈善公益事业,在教育、医疗、交通、神洲园林等公益事业中,都有他的大手笔。其中超过80%的捐款是投向教育事业的,他被称为“中国教育的第一慈善家”,他还被40多所大学、学院授予荣誉博士、院士和教授。
据说,田家炳是把商业管理理念植入公益慈善行动的第一人,他设立了严格的财务制度、管理规范。在捐建学校过程中,他和受赠方所签定的协议里都有注明:必须保证永久性和公立性,而他本人则不出席任何落成典礼。田家炳每年都会抽出时间,亲自去一些受赠学校视察,以确保自己的捐款被用得好,用得实,用得有效。
在生活当中,田家炳一直坚持着勤俭朴实的原则,他的私家车是一辆陈旧的日本产低档轿车,他的办公地方是一间100平方米大小的旧楼,他每天都是在酒店里用早餐,自己并不在家里摆设酒宴……他甚至笑称自己是“亿万富翁,千元生话费”。而就是这样一个连装修房子都认为“花这些钱太浪费”的老人,在汶川大地震时,捐出了2000万元。
就是这样一位慈善老人,他的家人们却没能共享天伦之乐,他有5个儿女,早年,他们分别在南美、新加坡、泰国打工,直到退休后才回到在香港和父母一起生活。田家炳和老伴生性乐观,常常在晚饭后一起打太极,一起散步,一起聊开心的话题,他每天都要看报纸看电视,以期获悉更多天下的新鲜事。
2014年3月16日,田家炳在香港病逝,享年9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