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火土有没有天字?

皮克明皮克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火”无“天”,因为“火”是象形文字。 金木水火土,每个字都有一个象形文字的初始形态(金文)——也就是说在殷商周代,古人就是用这些古字来记录语言声音的。 “火”字,初文作 或 ,皆像火焰升腾之形;而“土”字的初文则作 ,像地面有山、石之形。 那么为什么没有“天”呢? 因为“天”是个会意字。 金文小篆等字形 像从空中观看一座高耸的山脉。《说文》解释这个字的意思时引述了《春秋传》的话:“晋楚治兵,次于庐地。其乡名也。从屮从大,大象草木丛生,又有高山之象。”(注:这段引文里的两个字都是“从”字,这里做标点符号用。) 所以,“天”字从一开始就是多个意象组合起来的一个复合象形文字。这样的文字,表达的含义不是直观可感的形象,而是需要读者思考才能理解的抽象含义。

不过,虽然“天”字是个会意字,但“天”字的意思最初的想象原型还是具体的可见的形象——“天空”。所以,我猜想许慎等文字学家之所以把“天”字列入“示部”(祭祀的“祭”也属于示部)可能是为了表示“天”的概念起源于人类对于神秘宇宙的敬畏之情和祖先崇拜。 而火和土这两个字虽然属于会意字,但是它们的字义起源却是比较具体明确的,是人类直观可感可知觉的体验。所以把它们归入“示部”似乎有点名不副实,应该归入“形部”。

柴智金柴智金优质答主

在五言律诗中,起句为平起式的,首尾(也就是第二和第六字)为火土二位,“天地”两字可居;为仄起式的,首尾(也就是第三和第五字)为火土二位,“天地”两字可居。这就是说,无论平仄起式,五言律诗首尾五行皆可有天字。七言律诗,其首尾五行居于第4.5.6.7.8位。若为平起仄收的平起式,首尾五行即为水木火土水,二三四位为木火土三才,五位为水,故可有天地二字:若为仄起平收的仄起式,首尾五行即为木火土水木,二三四位亦为木火土三才,五位为水,故也可有天地二字。七律五行有无“天地”二字,由二三四位是否为木火土三才定。五律五行皆有“天地”二字,因起首为平起式和仄起式时,五行分布正好颠倒,火土二字在首尾五行中皆可居。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