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是属五行属什么?
先贤们将五行划分天干地支,对应方位、时序,绘制了著名的“河图洛书”,为后来人们研究五行奠定了基石。 《尚书•洪范》记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并进一步解释道:“五行,万物之能。知此五行,所以立志亦然。水日润下,火日炎上,木日曲直,金日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关于五行的属性,后人还做了进一步的归纳。如明代医学家 张景岳 在《类经》中总结说:“五行者,五脏之中有五色,四时中有五气,五时中有五味,五脏中有五志。故春应肝而味酸,夏应心而味甘,长夏应脾而味淡,秋应肺而味辛,冬应肾而味咸。于是五脏之间,惟脾有位,中土喜湿而恶燥,乃为平和。”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五行学说中的“木”“火”“土”“金”“水”与中医理论中的“肝”“心”“脾”“肺”“肾”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中医讲的“五行”,是古代哲人对世界本原的五大基本属性的抽象概括。而西医所谓“心”“肺”“肝”“肾”等器官,都是实际存在的实体性器官。
古书所说的“东方青木之气”,也不是指我们现在的“树木”或者某一种植物。而是指春天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气象。这种活力在人体内就表现为肝气生发,条达疏泄;在人体外则表现为草木复苏,万象更新。 所以古人通过观察天体运行,感知季节变化,发现春季万物蓬勃生长,气候由寒转暖,此时人的情志也应有舒展通达之象,如果这时人体出现抑郁烦躁,就可以认为身体出现了不平衡,需要调整。
现在的人,为了顺应自然,促进身体健康,也应该努力做到“不违自然”,顺其自然,心平气和地度过每个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