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在五行中属什么?
驿,音[yì]。汉字基本含义是指古代传递消息、文书的机关或职业。《说文》解释“驿”字时说:“驿,置邮传骑也。”意思就是设置传递信息的处所和骑马送信的人。
古人发明了“驿道”,并且建立了完善的制度。秦代统一中国后,建立了郡县制和驰道制度。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派将军蒙恬北筑长城,南遣大将屠雎率领五十万大军攻打岭南,修筑灵渠。又命屠雎修建直道,从今陕西北部沿黄河向西,到达甘肃榆中县的洮水河边,全程七百多里。 汉朝建立后,汉文帝时又重建了直道,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向南至陕西榆林以南,沿途设亭,供驿使休息。这条线路是后来丝绸之路的一部分。
汉朝设立了“驿站”,作为官方接待使者的地方。《后汉书·祭祀志下》中有记载:“每路置一驿。”每个驿站有屋百间,饲养马牛,准备粮食、蔬菜,随时供使者使用。 唐朝的时候,朝廷规定,地方上有紧急情况需要立即上报时,可以“骑马飞报”。即不必按照正常程序,由驿官备马,而可由跑得快的骑兵先行,到长安后再补交公文。这种做法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
宋朝时设立“急脚铺”,以传送紧急军情为主;后来又设立了“飞报铺”,主要传递各地上报的机密文书。这些机构的工作人员,大多由士兵担任,所以属于军队序列。 明、清两朝,负责提供邮递服务的机构叫“驿馆”。此外还有马快、步快之分。
马快负责运送朝廷文书,相当于现在的摩托车快递。步快负责普通信函和包裹的投递。 旧时交通不便,信息传递多靠人力的“驿传”。人们把传递消息的人称为“驿子”。唐·李商隐写过一首著名的无题诗,题目就叫“驿子黄昏到”,诗中写到: “过尽征鸿书未寄,梦归云外长安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