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缺土中的行念什么?

东秋荷东秋荷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的行读作(háng)。 《新华字典》“行”的字义项七为: 《说文解字》中对“行”的解释为: “行”是汉字的一个部首,凡字首为“行”的字多与道路、行为等活动有关。 由此可以看出,“行”的本义就是指人们踩在脚下走过的路。所以用“行”来表示土地的缺失是很恰当的,就好像天空没有阳光一样,需要填起来、补起来。

从字形上看,“行”字左侧的“彳”(chì)就是由两条平行线组成的,有“行”字左侧“彳”的人字形结构,就可以理解“行”的意思了。而“彳”又是“辵”(chuò)的异体字,“辵”即我们今天使用的“走之边”的字形。所以,古书上说“行”字的字形是由“彳”和“辵”两个部分组成的。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待“步行”这个短语,“行”显然指的是步行所用的腿或脚;而在古代,却恰恰反过来说,“步”是指脚所踏之地,“行”则指的是人迈出的腿。比如《左传·桓公六年》中记载了一个名叫子鱼的大夫解释“行”的说法: “行”之所以被写作“行”,就是因为这里把“行”当成了“步”的同义词。 正因为如此,古人说的“五行”其实就是指“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元素的存在形态,与其对应的其实是现代科学所说的“物质”概念;其中的“行”当然不可能代表土地了。后来我们说的“五行”里的“行”就演化成了“流通”“运行”等含义,与原始的含义已经相去甚远了。

包诗诚包诗诚优质答主

我查了一下,“五行”的“五”字在甲骨卜辞中写作“伍”(《合集》1704)、“午”或“巫”(《合集》29)等形,其中以“午”字形多见。但“五行”连在一起,则见于战国楚简。秦系刻石有“水金木火土”五行的文字,西汉碑铭用此语,说明汉代也沿用了这种叫法;东汉石刻则有“水火木金土”,魏晋南北朝时又有了“水土木火金”和“水木金火土”两种说法,隋唐以后的文人多采用后一种。 至于你提到的五行缺土,这实际上就是古汉语里表示方位的方位词“东、西、南、北、中”与五行的搭配组合,即东属木、西属金、南属火、北属水、中属土的一种表述方式罢了——因为古人认为东方属木,而北方属水(所以南方属火),且“土居中央”——于是就有了“四象相生”的说法了(当然这里的顺序是颠倒过来的)…… 我觉得,说这么多没用的东西似乎有点画蛇添足的嫌疑哈! 总之,关于“五行”“生辰八字”之类的古代文化知识最好还是去查查资料吧,否则真的容易闹笑话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