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代表五脏哪些?
中医中的“五行”,并不是现代科学中物理、化学的“五行”。两者之间根本没有必然的关系。而是中国古代人民探索事物时,用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原理来分析世界万物所归纳出的五种属性。这五种属性是: 水(阴)、火(阳)、木(生)、金(收)、土(化) 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用下图直观体现: 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推导出很多定律,这些定律被古人用来解释自然现象,如季节更替,花草树木的生长收藏,人类的生理现象等等....... 在古代,人们发现春种夏长,秋收冬藏,都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循环往复的;而且自然界中有“水生木”“木生火”的现象,于是就用五行来概括和诠释这种现象。
《黄帝内经》中有「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的记载,说明五行理论早在东汉时期就被引入了中医学说之中。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个小天地,大自然界的变化影响着人体的生命活动。了解五行生克规律,有利于我们理解体内五大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外界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心属火,为阳中之阳;肝属木,为阳中之阴;脾属土,为中央之气;肺属金,为阳中之阴;肾属水,为阴中之阴。 心主血脉,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肺主宣发肃降,肾主气化。
在临床上,医生常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象、脉象,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因、发病过程等进行辨证论治,以调节患者体内的失衡状态达到治病祛邪的目的。
但运用五行学说来指导临床治疗,目前还处在研究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