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字五行属什么五?
“王”字的五行属性是土,此字多用于人名。 关于“王”字的五行归属,在古代有不同的说法,如《五音集韵》中认为其属土;而《汉书·律历志》中则指出属于金。至于现代学者大多以“王”为土、石一类。 那么为什么同一个字,古今的五行属性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其实这是由于古人观察事物的视角不同造成的。就“王”字而言,古代文字学研究者多从字形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王”象形字,上面的一横代表屋頂或王冠,下面的一横代表一条腿站立的人形,因此“王”的字形结构应为上下结构,即有形可依,属“有形之谓”(参阅马叙伦《汉字结构形义篇》),所以将其归入土行。而我们今人学习汉字,则是从字形和音序两个方面进行归纳分类,因而采用了全新的视角。由于“王”字下部的“丶”(指事符号)被视作部首,且与“工”搭配表示“大”意,于是归入“亠”部。而“亠”部在现行的汉语拼音方案中,是被列入音节的,也就是说“王”字属于音节“wāng”的一部分,这样就成了“声母为w、介音为a、尾音为g”结构的字,归属金行显然更为合适。
当然这种差异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不过要是涉及到姓氏或者名字的五行属性时,情况就有所不同了。 因为古人在给姓氏或名字定五行属性的时候,所采用的主要是象形取象的方法,因而同样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并且为了相互匹配的缘故,古人对于同音字往往会赋予相同的五行属性。这样一来就导致了相同音序的汉字往往具备相同的五行属性了。而这与现在汉字归类方法所产生的结果是不太一样的。例如“木”属性的“林、杉”等字,在古代都隶属于“木”部,五行亦属木;而现在则都被归于“木”旁,五行也变成了火。又如“田”字,在古代因为象形,故属土;而现在则归属于“宀”部,五行成了水。可见古代的五行配属理论与现在的汉字体系是完全不一致的。
基于以上的原因,倘若姓氏或者名字按照古人的方法来进行五行配属的话,那么结果就会大相径庭。而采用现今的汉字归类法,则完全可以避免此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