鎯五行属什么?
“五音”与“五行”的关系,是古代中国音乐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一概念的形成过程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整体观念”“阴阳观念”和“天人感应”等思想。 “五音”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 《周礼·春官》云:“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五声,教五钟,以节五谷,以正四时。” 注曰:“五钟,五色之钟,谓金、木、水、火、土也。四时而耕作各有其时,故之以正之。” “五声音阶”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杨雄的《律历志》中。 杨雄指出:“宫、商、角、徽、羽,正声也;无宫不成声,此五者,音之所由而成也。” 宋代朱熹在注释《礼记》时引用了杨雄这句话,并进一步解释道:“五声,宫、商、角、徴、羽也。五音,宫、商、角、徵、羽也。五声,谓五宫之间之声。五音,谓五声之宫也。”
可知“五音”为“宫商角徴羽”五个音,每个音都是两个音高相同而意义相反的字符所组成的一个音节。如“宫”读gōng,它的反对称就是“商”shāng;“角”jué,其反为“徵zhǐ”,如此等等。这五个字又分别属于五行的“木”“火土金水”。“五方”中的“中央”,“五脏”中的“脾”,“五官”中的“舌”和“肢体”中的“手”都含有阴阳二气的变化,它们的位置都在正中(或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