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五行属于什么?
中医理论认为,药物有“四气”、“五味”。 “四气”是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寒凉药多用于热证;温热药多用于寒证;
温里药多用于治疗里寒症;清热药多用于治疗内热证。 当然,这里所说的药性和临床所表现的病症,都是相对而言的。比如,一般来讲,热证多畏冷,寒证多发热,但这种冷热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比如说,一个体质虚弱的人,得了感冒,出现高烧,这时用药应该是清热降温,这是“治法”;但如果是素体阳虚,外感风寒,此时就应选用发散风寒的药,这类中药大多性温,如生姜、葱白等,这又是“治法”。所以,不能单纯以药物的“性味”来认定疾病性质。
再说“五味”。 五味通常指药物给人的味觉感受,即“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 中药当中,绝大部分是有“气味”的,少数植物药却是无味或仅有尝起来很淡的味道。
一般来说,药物具有苦味,说明其“燥湿、通泄”的作用比较突出;具有酸味,则表明其收敛、固涩作用较强;具有辛辣味,则主要指向温里的功效;而具有咸味、淡味和腥味者,多为鱼腥草等水产类药所有。 不过,中药的“四气”“五味”只是中医基础理论当中两个简单的概念,并不能代表中医药的全部知识。更不能作为判断疾病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