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在五行属什么?
《易经》中未说“五行”,而是用“五相”“五常”来解释世界和万物 先秦儒家典籍中也未见“五行”一词的记载,直到汉代才出现以“五行”解《易》的现象;汉儒将“五行”与《周易》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易学流派——五行易学。 《尚书·洪范》记述了箕子对武王的谈话,其中说到五行之义: “曰水、曰火、曰木、曰金、曰土,此五行也,更王(立为王)次相(依次排列)。”
这段话的意思是:水、火、木、金、土,就是所谓的五行,相互更替,周而复始地出现在天地之间。 这段记载是关于“五行”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文献记录之一。它明确地说出了“五行”的概念及其性质。但这里所说的五行,还没有构成一种系统化的观念。从《洪范》的内容来看,这里的五行主要是作为五种基本物质属性而存在的。
东汉初年,出现了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以五行论《易》的新易学体系.其基本观点有二:一是认为阴阳消长变化产生了五行,二是五行的运行规律可以用爻象表示出来。由此形成一套完整的五行理论框架,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这套学说被称为“五德终始”或“五德相生”。
1. 金克木 2. 木克土 3. 土克水 4. 水克火 5. 火克金 五行的相克关系具有双向性,一方面表现在两行之间的相互制约;另一方面还表现为两行之间的相互滋生:金生水,水泛则灭;木克土,土盛壅塞,木郁则发等等。
这种相克关系中蕴含着一定的相生关系,如金能生水,是因为金藏于水中,故水实由金生:土生金是由于金寓于土中;火克金的原因则是火能熔炼金属使它变形等。总之无论是相生还是相克都是为了维持五行之间的动态平衡。
“五行”的演变过程,大致如下:上古时期“五行”是作为一种原始的自然崇拜观念出现的。到西周末年及春秋战国时期,五行说逐渐成为一种占筮方法被广泛使用,并逐渐成为人们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的一个基本模式。到了秦汉时代,五行学说的思想体系已基本成熟并在社会上取得了广泛影响地位。此后随着封建帝制的确立和完善以及封建社会内部各种矛盾的不断尖锐化,五行学说也被不断地赋予不同的内容和新的含义用以解释一些社会现象和问题。因此可以说它是一种极为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思想文化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