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之说指的是什么?
先秦时期,人们认为自然界的各种事物皆有其“类”属于不同的“物类”的事物具有共同的特性,这种共有的特性就是构成这个事物的元素或根本。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了晋国大臣范宣子的话: 夏书曰;“辰不集于房(古人把日月五星均称为辰),辰不集于房,盖言不正。”庶民惟星,星有吉有不吉。三辰有凶(指日、月、星星中,出现日月相凌现象和两颗行星同处一宫的情况,认为这样的现象是不吉利的),国乃有凶。
也就是说,星辰运行的轨道如果出现异常,那人间也会出问题!于是,古人就按照这些天象的规律来安排农业生产和生活活动,这就是古代历法产生的依据之一。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当时的古人已经知道不同天体之间的运行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比如星辰的运行、日月交会以及它们的方位等,而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则被视为吉凶的征兆,这为五行的产生奠定了认知基础。
周代形成了较为严密的礼乐制度,其中不仅包含了社会等级规范还包含了许多关于天地万物生成变化的知识体系。这一时期的阴阳学说开始形成雏形并逐渐发展起来成为五行学说的理论基石。
《尚书·洪范篇》说: “五行者,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这里的五行其实是一种描述世界结构的方式而不是物质本身,它代表的是五种基本的物质形态(也就是后来的五味、五色、五音)与四种基本的关系模式(生克制化)相互影响推动着世界的运转变化。
《吕氏春秋》对五行的解释是:“天地之气,所谓太和元气者是也......故春为苍,夏为赤,季夏黄,秋白,冬黑”。在古人的眼里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由气构成的,气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形体(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形质”)而这种形的不同构成了世间万物的多样性所以才有了我们日常所见到的山川河流大地草木等等一切存在形式。
同时他们也发现了自然界还有很多无法解释的现象如:春夏秋冬为何交替循环,风雨雷电为何时而发生?这些都让人感到很困惑但又不得不去相信它们存在的合理性——这是由上天所赋予的规则(即天道)所决定着的吧! 而我们现在常说的"五行"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禹贡》中:“黑水,西河水……厥土青黑,谓之为州……”可见此时的五行还不是用来表示事物的性质的而是作为一个地理单元的概念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