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1、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尹”的读音是[yǐn],部首是又(或勹),属于单一结构,共七画。 2、《说文解字》认为该字的本义就是印,即指盖在文书上的官章;后来引申为掌管、主持之意,如:司寇尹刑也主刑断狱之官尚书古五瑞玉印信也周汉公制秦公大玺方一寸二十五分天下谓之守国法者也从又从一凡声。
3、根据清代段玉裁的考证,《说文解字》中的“又”应该读yuē而不能读yòu,因此,尹的本义应该是手拿印章,表示官员主管的意思。 “又”本为右手之像,因用以表示右手,凡用手取东西,用右手则云“又”,凡用手拒绝东西来亦云“又”。所以,段氏进一步指出:“凡手所能执以与物接者,莫不须此。故左右之‘又’,皆‘又’之所自出。左为左手,右为右手,而独云又者为手所执以与物接者也。” 可见,“又”是手部动作的基本偏旁之一,凡是与手的动作相关的地方都可能出现这个偏旁,而且往往读作yōu。由此看来,汉字中很多由“又”构成的词都与行为动作有关——比如复、受等。
4、按照古代礼制规定,天子的诸侯卿大夫等封疆内治权所在之地称“邑”,这种地方长官就叫“尹”。比如,韩国首都首尔旧称“汉阳”和“汉城”,就是因为这里自古就属京畿道管辖,故有“京邑”之称;再如,战国时,魏国的都城大梁、楚国的都城郢都和赵国的邯郸都曾分别被称为“孟”和“宛”以及“邯”,其原因也是这些地方历来是国君的大臣管理的地方,故而称为某某(王的别名)之“尹”(古代官职名)。古代的“尹”一般是指国君下属的大臣或者诸侯国的统治者。
5、至于说姓氏,由于上古时期,姓和氏是不分的,因此可以推论“尹”这个姓最早应当是一个氏号。比如春秋时期的郑国有大夫叫公孙阏,又名尹庄,其先世为晋国公族公子姬阏的后裔,因为其氏为仲父字伯叔父字聃公孙字叔父字仲父行相失,故称公孙阏;再如卫国也有个世家大族尹氏,它的始祖是卫懿公的儿子公子赤,史载公子赤是桓公弟,桓公即位,命公孙施为少傅,食采于尹,遂以邑为氏。此外还有西周的姜姓尹氏等等。 从以上情况来看,尽管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尹”这个字来源于掌印之官,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否定“尹”是一个古老的姓氏的证据。毕竟在春秋战国时期,掌管印信确实是一种很重要的权力象征,这一点恐怕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