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的五行属什么?
“印章”之“章”,是后起字义;“文章”、“文章本起”之“章”指韵律结构(语法)——这二者在古汉语中是分开使用的。 先秦时,“章”有两种不同含义的字形。一种字形,从“十”(篆文作“夂”,左为“止”,右为“末笔带勾”的“一”);另一种字形,从“立”与“十”,后者表示“十字相交叉”之意——“章”作为名词用此两种字形均可表意,但读有区别。前者发音为[jú],即今之“局”(如《说文》中“局,乐也”中的“局”读若「橘」),可通假为“俱”;后者读音为[zhāng],可通假为“章”“彰”等。
《诗经·邶风·柏舟》中有“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这里的“章”,即读[zhāng]音;再如《楚辞·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这里的“章”当念[zhāng]音。 可证“文章、文章本起”之“章”,皆指“声律结构”。至于“印信”之“章”(读[zhǎng]音)则应另论。 “印信”二字古已有之。《尚书·尧典》中有“帝曰:‘畴若予上下土?’佥曰:‘允斯庸行。’”孔安国传云“天子置诸侯,封邦建国,各使持其德,以为民法。乃分命众庶布信于四海,言各从其所欲而授之。”《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有晋侯“赏从晋侯伐卫、戚者”之事。杜预注:“赐死者姓,与书,以为信节。”由此可知古代天子诸侯分封土地之后所颁发的信物就是一枚带有自己姓名或号名的印章,称之“信,玺,印,章”皆可。 而“文书”所用之印章,则是汉代以后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