枚五行属什么?
“五”字在古汉语中是虚词,没有具体的含义,所以它是个位级概念(类似英文的序数词,不是形容词) 所以《说文解字》里说“五行”的行是行走的行 可见这个名词是动词性词组,而不是名词词组 “五行”的概念最早见于《尚书·洪范》 一水、二火、三木、四金、五土 五行的次序在古代一直是有争论的 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和《史记·天官书》的记载 秦代的时候认为五行应当是木、火、金、水、土;顺序也是木、火、金、水、土 而《汉书·律历志》则认为应该是水、火、木、金、土 因为古人看星辰都是仰视的,所以他们的方位与现代是不同的 在古代,五行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是由东、中、西、北方代替的 而中央则是中天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五行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概念 所谓“行”其实就是排列的顺序 我们把这种用来表示事物间关系的一种顺序称为序列 那什么是序列呢? 我认为序列就是一组事物的有序排列 如果A与B属于同一类的事物 B与C也属于同一类别 C与D还属于同一类别…… 那么就可以将ABCDEF看作是一个序列
例如我们常说的东西南北中就是序列 A东B西C南D北E中F中 这个序列可以用来形容许多不同的事物 但只有当这些事物具有明显的类别时才能组成这样的序列 比如上文中提到的五行,六艺等等 当事物有明确的分类后,就形成了抽象的范畴 这就是现代认知心理学提出的范畴的概念了 范畴是指一类事物的名称或类别。它可以包括很多事物,也可以很抽象。 而具体到枚这个字的话,它的原意是竹子的碎片,也就是古代的竹简 古代的文字多写在竹简上,所以人们用竹片来指称文字。后来也指用竹子制成的器具,例如簪、笏等 到了汉代之后开始用它来称呼铜钱或者铜币 枚在秦汉时期作为数量单位,表示60个一两钱为一缗的货币总称——一缗是1000枚 现在已经没人能知道一枚钱币究竟是多少钱了 但是我们知道汉朝的一枚铜钱大约合现在人民币4-5分钱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