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五行属什么?
古人将大自然中的事物划分为五行——金、木、水、火、土,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它们,分别是白、青、黑、赤、黄。 比如五方——东圆、西方、南辰、北方、西北亥子;五色——白属金、青属木、红属火、黑属水、黄属土;五音——宫、商、角、徵、羽;五味——辛、酸、苦、甘、咸……
《周易》中有一个叫做“八卦”的东西,每个卦都是由三根爻组成的,一共有八个,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后来人们又按照这八种基本图形不断组合排列,形成了六十四个卦象(六十四卦),称为“易学体系”,其中的每一卦都有各自对应的象、数、理和占断方法等等,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一组是乾为天、艮为山等,这组就是“象”。
在《易经》中,还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阴阳”,也就是自然界中的对立统一关系。在古人的世界观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并且都具有两面性,即所谓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例如上下、左右、进退、屈伸等都是一对相对的词语。 在易学思想指导下,古人又将这些词赋予一定的含义或象征意义,用来解释世间万物的性质与变化规律,同时也成为了中国古典哲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什么是“象”呢? “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的基本含义是:客观世界的存在形式表现为一种形象,它既可以是一种物象也可以是一种意象或者是心象;而“形而上者谓之道”的“形”在这里的意思就是指“形象”而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形体”或者说是物理形态了!
从这一层面来说,“象”就是一种具有符号特征的形象化表达方式:其一是指具体事物的表象及其外在联系特征;二是借助于某种特定的表现手法来进行艺术创造活动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的名称;三是通过语言文字、图画等方式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的过程与方法;四是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分析提炼而来的一种具有特定内涵的结构模式或运行机制。总之,一切具有可感的物质形式但又不同于客观存在的感性直观形式的都可以称之为‘'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