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在五行中属什么?
“5”这个数字,在中国古代是不存在的。它是在西方引进的数学体系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一个中国数字符号。因此这个新产生的数与古已有之的五行的关系如何认定就颇费思量了。 有人认为五和5是同一个概念,只不过五是中国传统的计数方法,而五是近代西方传来的计数方法而已。所以四就可以分成四(五)十(一)来分别与金木水火土相配了;或者干脆认为四就是火,因为五数中的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四为阳,故可以认为是火。 我以为这种说法不妥当。虽然从表面上看中国的传统计数法和近代的计数法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从它们背后的理念来看却是相当不同的。
中国传统计数的根本依据在于自然界的循环运动,也就是《易经》所说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相叠而成六十四卦的循环过程。在这个进程中没有零这个概念,每一代都是前一代的重复。比如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中,天干的甲丙戊庚壬五个字重复出现了五次,地支子的巳申亥卯这四个字也出现了四次……以此类推直至无穷。这种以周期性运动的不断重复为基本特点的计数方式显然与现代西方的计数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那么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不同的计数习惯呢?我以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同现代科学所揭示的自然规律有着本质的区别所造成的。 中国古人对自然的认识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的。他们把自然界看作是两个互相对立而又互相联系的要素的统一体——阴阳。这两个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构成了大自然的基本运动形式。他们认识到这两种要素的运动是互相推动而产生的,它们之间的平衡状态是导致事物停滞不前的根源所在,它们的矛盾运动则导致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阴阳五行说。人们把五种最基本的变化形式(金木水火土)和四种基本的物质形态(天地之神与人鬼之类)结合起来考察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情况从而建立起一套指导人们观察和分析周围世界的理论框架。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到,中国古人并不是把每一个单数都分别看成是火、金等某种具体的物质的象征而是把它们当做表示两种对立的物质元素——阳与阴——相互矛盾而又和谐统一的符号来看待的。所以如果非要把五与五行联系起来加以解释的话只能是将其看做是代表阴阳二气的两种不同状态或方位的象征符号。而这恰恰又是与中国传统哲学观念背道而驰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把五当成数字而不是五行符号的观点是不可取的在进行相关研究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以免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