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字五行属什么?
古同“苡”,即“薏米”的“薏”。古代以五谷为主食,五谷指稻、黍、稷、麦、菽; (一) 1.《周礼·天官·膳夫》:“凡王之馈,食用六材……醯、醢、盐、梅,皆执之以祀。”郑玄注引马融说:“醯谓醯酱,若今醋也;醢,若今鱼腊也。”“醯”为醋,而“醢”本义是肉酱,后来也有用豆制成的酱,如鲍鱼(用鱼做的酱)、麋酱等,所以“醯、醢”连用代指肉类菜肴。这里“醯、醢”和“盐、梅”对文,说明它们都是佐菜的调味品而非主食。
2.《仪礼·少牢馈食礼》:“奠酌于俎,遂实韭勃。”郑玄注:“‘勃’读曰‘瓠’,羹器也。”贾公彦疏: “郑以‘瓠’为音同,则当为字,然则 ‘勃’或‘瓠’者,正谓瓠瓢也,故下云‘又实勺’亦谓之‘勃’耳。” 可见这里的“匏”就是瓠瓢或者葫芦瓢——一种盛羹汁的食物。而且《仪礼》中多称之为“勃”而不言及“匏”,可证其与“匏”不是同一事物。 由上可知,古代的“匏”并不是“葫芦”一类的东西,而是瓠瓢这种专门用来舀汤取羹用的工具。那么既然它是用来取羹的,显然它既不属于主食范畴也不属于蔬菜之列——它只是羹类的一种辅助用具而已,因此不能归入“六谷”之中。
3.《仪礼·大射》: “右伯献爵三,降自西阶,登自阼阶,以授射人。”郑玄注:“伯献,笾脯也。笾,竹器,所以盛脯。升自东阶而升主人之阶,以授射人,尊主人也。”贾公彦疏: “此亦荐笾脯於坫,亦不举出所祭先王先公名者,以《丧服小记》云:‘大夫祭其先祖,以君父配。’明此礼唯祭君父也,非祭先公先王,故不言也。” 这里的“笾”是一种竹制的器皿,但它的用处却并非盛放谷物杂粮,而是在祭祀时用作盛放干肉。因此它不是人们日常的主食,而只是在祭祀时的祭品,自然也不能作为“六谷”之一了。
4.《礼记·王制》:“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孔颖达疏: “牲牢谓豕羊鸡也。天子之牲,牛、羊、豕俱大,故为大牢;诸侯之牲,牛、羊俱大,猪如天子少尔,故为少牢焉。” 从这段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牢”就是指祭祀时用到的猪牛羊这三种动物,而且不同等级的天子诸侯使用的牲畜也有所差别——“太牢”用于祭祀天地神灵祖宗祖先等重大祭祀活动;“少牢”则是用于祭祀宗庙祖宗之类的活动。所谓的“牢”其实并非是某种具体的粮食作物。它只是一种用来祭祀活动的供品名称罢了!所以这同样也不能算是“六谷”中的任何一种谷物作物哦~
(二) 所以啊,综上所述呢,在古时候的“六谷”之中并没有我们当今所说的“薏米”的存在哦~ 不过现代的薏米的营养价值还是蛮高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