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的五行属什么?
林,读lín、lěng(lín)或tái(古音),本义是指成片的树木。 《说文解字》:“林,众木也”;《诗经·大雅·棫朴》:“勉勉君子,居之以德。葆养其心,俾谭如金。玉不作器,不成天象。不疏以附,不略不扬。玉不琢,不成器。身不教,不如物。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佩玉将將,洵美且止!" 可见在周代,人们认为只有森林里的木材才可用来制作器物玉器,而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方可称为君子。
1.人名用例: ①唐·温庭筠《送杜秀才往广西寄序》:“韦生者,少好善,爱士友……予与杜秀才皆其游。韦乃曰:‘余为诸生时,见林郎中(指林宗),林郎中文翰之美,德行之美,吾未见其比也’。” ②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禨祥·蝗灾》:“是年(弘治二年即公元1489年)山东、河南蝗蔽天日,京师林家则自北京至河西务,一路群蝗扑入林家,盘旋半晌复飞去,人谓此家有异,非寻常林姓所得而私云。” ③现代作家丁玲的短篇小说《林家铺子》
2.地名用例: ④西汉时期,汉武帝灭匈奴后收复河套地区,在此地设林胡郡和林胡县。今山西省左云的林胡故城就是汉代时的林胡县城。后来北魏又改置东汾阳县及西汾阳县,北朝时又改为武州和晋阳郡等,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再改置云川府并徙至今内蒙古丰镇县东北。此后唐朝初年曾一度废林胡县为林豪镇,后又复旧。五代时,后汉高祖刘知远因云川之地多山,改名为朔州。
⑤宋朝初期,因避宋太宗赵光义之兄楚王元佐的名讳,将晋州改称临汾州。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才又改回晋州。元末李思齐据关中称秦王,改临汾州为临州。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又将临州降为县,属太原府管辖。清时仍名临汾县。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府厅州县制,实行省、道、县三级制,临汾县改归冀宁道管辖。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当局在山西实行军事化管理时将原冀宁道的行政区域分为10个行政公署,临汾县划归第二行政公署。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恢复原来行政区划,临汾县又重新归属第三行政公署,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新中国成立后,临汾县先后划归临汾专区、晋南专区和临汾市管辖。如今已撤销并入尧都区。
⑥清朝末年,中国东北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地区的广大地区被沙俄侵占。清末民初,中国人开始在俄罗斯境内建立许多村镇,其中大部分是以树木林立(包括松林和枫杨等林木)来命名的,例如满语中的“松阿喇勒”(俄语为Даурск)即是如此,因而这些城镇也被称之为“林城”,后来又逐渐被人们简称为“林氏”或者“林海”了。不过也有例外,比如位于中国边境附近的伯力市就仍然保留了原来的汉语称呼。